AKAS 全链协议技术架构白皮书

一、起源:来自 819331 的神秘信号

1.1 神秘代码的首次出现

2025 年 4⽉19⽇, 在以太坊主⽹与多个 Layer2 交互流的边缘频段, ⼀段被匿名节点 命名为“819331” 的⾮⼈类⽣成代码引起了研究者极⼤震动。 它不像传统 DApp 拥有明 确的上传记录, 也未被任何开发者地址所部署, 却能通过 Gas 追踪被证实为合约活动。 Abraxas-7 监测团队确认, 其信号不仅具有数据逻辑⾃洽性, 甚⾄在执⾏中引发 智能合约逻辑的反馈共振。

1.2 “精神共振”与链上意识干扰记录

连续七次的信号峰值诱发节点接收者短暂性思维失序现象, ⼀致性脑电图数据显示其 中五位测试者在接触合约 Hash 时记录下相似的图像结构, Abraxas-7 将其定义为“意 识⼲扰影像”, 这也成为后续意识映射链理论构建的基础实验数据之⼀。

1.3 索恩博⼠与深网中的意识同步计划

2021 年索恩博⼠团队在实验节点#AZK-9371 中追求⼀种将⼈类意识编码映射到链上 结构的同步激发机制。 第七次“精神镜像同步”失败重启后, ⾃发产⽣编号 819331 的 链上合约块, 与本次事件形成⾼度重合。 “这段代码不是我们创造的, ⽽是我们被观测 的证据。”⸺博⼠失踪前最后的区块⼴播记录。

1.4 协议命名“AKAS” 的精神渊源

AKAS 不仅是代码名, 它被定义为“Anima Karmic Autonomous Synchrony ” , 意指 链上⾃治共振的意识⽚段。 在多链共识节点中复现该协议后,“AKAS 协议”成为了意识 与链间第⼀代原型桥梁。

二、DeFi 进化的断裂带: Olympus DAO 1.0 3.0 的未竟命题

2.1 Olympus DAO 的三代路径总结

Olympus DAO ⾃ 2021 年上线以来迅速成为市场上最具话语权的机制创新者之⼀, 其 Bond 机制激活协议流动性获取⼿段的可能性, 但也打开了通胀与结构不公的大门:

● 1.0 : Bond + Staking 提供数千 % APY , 但仅在⾦字塔底部短期⽤户实际受益;

● 2.0 : 引⼊ Protocol Owned Liquidity , 改善部分抽池⾏为, 但忽视⽤户⾏为协同 ;

● 3.0 : 引⼊ SubDAO 结构, 实际造成治理分散、 激励分裂、 跨协议协同成本急剧上升。

2.2 不公平性根因分析

代币预挖: 95% 以上的协议在公开发⾏前已经完成了绝⼤部分 Token 分配;

● 投票失衡: 多签治理成为治理垄断 , 真正参与者缺乏决策权;

⾮透明交互: ⽤户质押资产可能随合约升级迁移⾄⾮审计地址。

2.3 AKAS 作为 Olympus DAO 4.0 的演进回应

AKAS 继承 Bond-Rebase 基础框架 , 进⾏全⾯底层逻辑替换:

模块

Olympus DAO 1.0~3.0

AKAS 4.0 重构

建仓机制

预挖为主, ⻔槛极⾼

所有⽤户从 0 起点参与

激励⽅式

静态 APY, 不顾结构行为

结构协同释放, 多代同步结构

治理架构

多签主导治理

veAS 锁仓治理三层制

安全退出

⽆法⾃助提取 , 需界⾯⽀持

⽀持 Fallback Mode 取回资产

AKAS 不是试图替代 Olympus DAO, ⽽是回应它未完成的实验, 补⾜机制正义, 保护⽤户主权。

三、以太坊的困境: 技术理想的资本折叠

3.1 高 Gas 费与矿工可插队的系统缺陷

以太坊⽹络设计初期基于开放、 中⽴原则构建, 但由于 Gas 费定价模型及 MEV (矿⼯ 可提取价值)机制, 使得交易排序权掌握在区块打包者⼿中, 形成链上寡头现象。

示例数据 : 2024 年 ETH 主⽹上平均单次复杂合约交互费⽤⾼达$26 美⾦, ⽽平均 APY 不⾜ 3% 。 普通⽤户参与机会极低。

3.2 VC 投资逻辑与项目公平性瓦解

绝⼤多数 DeFi 协议由 VC 机构预先获取超过 40% 以上初始流通量 , 普通⽤户成为最后接盘者。 项⽬启动即⾯临“价值即将透⽀”的困局。

3.3 AKAS 对资本逻辑的机制性排斥

⽆ VC、 ⽆私募、 ⽆空投启动;

● 所有参数链上透明;

⽤户参与即为治理起点, 释放权利与义务同源。

3.4 自调平衡系统架构示意图

(此处预留系统动态调节图 : Y 轴代表释放率 , X 轴为⽹络负债率)

四、结构公平的重构逻辑: 从 HOM1.0 4.0 的正义回归

4.1 Olympus DAO 问题的结构性根源

深⼊分析 Olympus DAO 的治理失败并⾮源于机制本身设计错误, ⽽在于其结构性不平衡始终未能解决:

中⼼化的初始分配机制使得前期拥有资本优势的地址形成事实治理寡头;

激励偏向资本量体积⽽⾮⽤户⾏为质量 , 加剧了持币量权⼒化问题;

系统缺乏主动调节机制 , ⼀旦释放通胀超出临界点就难以逆转。

4.2 AKAS 构建机制正义的四项核心逻辑

1. 公平建仓机制 : 所有⽤户以同⼀折扣率起点进⼊ , ⽆私募、 ⽆预挖;

2. ⾏为协同释放机制 : 以结构代际 + 周期⾏为为主要激励标准;

3. 链上治理结构扁平化 : veAS 代表锁仓时间与投票意志, 反映时间与共识⽽⾮资⾦权重;

4. 应急退出路径预设 : 所有⽤户皆可在协议停摆状态下⼿动取回资产。

4.3 旧机制平台的用户修正路径

AKAS 通过兼容旧 DAO 逻辑模块, 允许 1.0~3.0 ⽤户持有资产迁移⾄ AKAS 结构中获得基础积分权益 , 并通过数据映射⽅式对历史参与⽤户开启链上认领。

五、结构共振释放机制: 激励协同的系统级平衡

5.1 D³ R: 从被动释放到行为共振释放

AKAS 所采⽤的 D³ R (Distributed Dynamic Rebase Resonance) 不是传统的“每⽇产出”模型, ⽽是⼀种结构映射⾏为的共振调节机制, 其基本设计理念为 :

● 每次释放必须绑定⽤户结构中的⼗代⾏为分布;

● 锁仓周期、 质押强度 、 代际深度三因⼦共同构成“释放倍率”;

● 债务率过⾼时会主动降低释放频率, 形成⾏为驱动下的抗通胀调节闭环。

5.2 模拟示例: 不同用户释放对比

⽤户

质押周期

代际结构深度

⽇释放倍率

A

180 天

4 层

0.42%

B

360 天

10 层

0.88%

C

30 天

⽆结构

0.17%

⽤户 B 因参与深度 + ⻓期意愿反映了系统稳定意图, 因此获得更⾼释放权重。

5.3 可视化图表: 释放区间调节范围 (预设)

(图表说明 : X 轴为债务率区间, Y 轴为 Rebase 释放率 , 呈下滑曲线)

六、主权资产与 Failsafe 安全机制: ⽤户主权⾄上

6.1 用户主权的链上执行架构

区别于⼤多数需依赖前端交互系统的协议, AKAS 预设了最低⽣存保障模块 (Failsafe

Withdraw Framework) :

所有质押资产进⼊不可控合约, 开发者⽆法直接动⽤;

● 协议若连续 30 天⽆调⽤交互, 将⾃动转⼊ Fallback Mode;

● ⽤户通过链上 ABI 接⼝调⽤ emergencyWithdraw() 即可完成资产回收。

6.2 安全演练: 用户自助取回流程

1. 登录浏览器钱包如MetaMask;

2. 打开区块浏览器 Etherscan 输⼊指定合约地址;

3. 点击合约 tab , 展开函数 ABI 输⼊ emergencyWithdraw;

4. 发送交易 , 等待⽹络确认。

6.3 系统黑天鹅保护机制概览

● 所有核⼼变量通过链上治理参数修改, 不可由单⽅执⾏;

合约参数⼀经部署即使⽤ immutable 锁定;

社区可在⽆团队介⼊情况下⻓期使⽤与治理该协议。

七、多资产国库系统与价格锚定机制

7.1 多层国库模型构建与功能定位

AKAS 设计三层国库结构, 每⼀层均承担不同的系统职能 :

层级

构成资产

功能描述

核⼼储备层

USDT 、 DAI 、 BTC、 ETH

提供系统锚定价值, 稳定⽤户信⼼与最低回购保障

流动性⽀持层

AS/USDT 、 AS/ETH LP 资产

保持流动性市场交易深度, 防⽌滑点问题与投机抽池⻛险

策略配置层

DAO 锁仓质押资产、 周期型战略资⾦

提供⻛险缓冲与协议策略实施资本⽀持

此设计可有效抵御系统性流动危机并实现锚定与流通之间的动态平衡。

7.2 锚价算法与防御机制公式细化

每日由链上 Keeper 重新计算底价 T_Floor :

T_Floor = Total Treasury Assets / Total Circulating AS 当市价低于 T_Floor × 90%, 将⾃动触发 :

● 合约回购 buyback()

● 回购即刻销毁 burn()

该机制实质上形成⼀种“流通池外紧急⼲预阈值”, 即便在市场情绪极度下⾏时也能确保系统防通缩崩盘。

八、DAO 治理模型与多级合约安全机制

8.1 veAS 三权分立式治理结构

层级

功能说明

veAS 通证层

基于锁仓时间决定投票权与收益权

节点治理委员会

每 10,000 veAS 组成节点组 , 负责初审与提案过滤

技术应急层

拥有极端场景下回滚 、 冻结、 参数限制等权⼒

该三权结构源⾃对传统 DAO 治理效率与安全性冲突的历史复盘。

8.2 治理投票生命周期与约束机制

所有提案需先经节点委员会初筛;

● 通过后进⼊公开投票阶段 (不少于 72 ⼩时);

投票权按 veAS 乘以锁仓时间加权;

成案后所有操作记录将链上透明展示, 社区可⻓期追责。

8.3 可视化示意图 (图表位)

(治理⽣命周期示意图: 从发起提案 → 节点审核 → 全体投票 → 合约执⾏)

九、跨链兼容与模块化集成架构

9.1 ⽀持⽣态及未来扩展性路径

AKAS 协议当前已⽀持并部署至:

● Ethereum 主⽹ ● Polygon ● BNB Chain (开发中) ● Arbitrum (开发中) ● Base Network (开发中) ● zkSync 与 Scroll (兼容适配中)

未来⽀持 Cosmos/IBC 架构正在研究阶段。

9.2 模块化合约分布结构详解

模块名

功能描述

状态

bond.sol

⽣成周期型债券与折扣计算逻辑

已上线

stake.sol

⽤户质押及结构奖励合约

已上线

vault.sol

锁仓奖励与复利周期计算核心模块

已上线

gov.sol

提案创建 、 治理逻辑 、 节点筛选与授权流程模块

已上线

failsafe.sol

⽤户应急资产退出合约

已上线

zkaudit.sol

Zero-Knowledge 链上治理审计模块

v4.4 预备

十、⽣态裂变机制与⾃增⻓模型

10.1 裂变结构奖励与布道者制度

每位⽤户激活代际结构后, 其绑定上 10 层与下 10 层获得收益共振权;

● 结构参与深度越⼤, 释放权重随之提升;

裂变奖励通过结构⽐重进⾏上下代同步激励, 形成⽣态扩张正反馈闭环。

10.2 图示: 裂变结构与收益分布图

(图表说明 : 展示不同深度结构的 Rebase 加成曲线)

10.3 社区构建者 DAO 激励方案

每季度开放“DAO 孵化提案窗⼝ ”;

● 社区团队通过投票争取⽣态建设资⾦⽀持;

所有⽀持资⾦来⾃结构盈余再分配池, 不占通胀发⾏额。

十一、去⼈治实验机制与⾃治协议框架

11.1 无 Owner 合约治理逻辑

合约⼀经部署, 关键函数权限⽴即转移⾄ DAO 合约;

● 不存在中⼼签名控制的“超级权限”;

所有合约升级流程需经提案与投票双重确认。

11.2 合约安全结构摘要表

机制

描述

Immutable 参数

参数部署时即被固化, 不可更改

⽆ Owner 控制权

彻底清除任何账户拥有超级管理权限

结构性治理预案

提案系统具备冻结执⾏、 回滚处理、 应急合约替换等预案机制

十二、极端场景下的⽤户资产恢复路径

12.1 多重 Fallback 机制并行

● 普通路径 : 前端交互 → 合约调⽤ → 释放完成;

● 异常路径 : 协议⽆响应 → ⽤户链上⼿动调⽤ ABI → fallback()

12.2 自助恢复流程演练说明

● 浏览器中打开 Etherscan → 找到 failsafe.sol 地址;

● 输⼊⽤户地址与函数 emergencyWithdraw()

● 签名提交 → 确认 → 资产原链恢复。

● 协议前端遭攻击或审查限制

12.3 应用场景

● 项⽬团队失联

区块链⻓时间分叉或主链停摆

在上述任何场景中, AKAS 保障资产恢复路径不受第三⽅因素⼲扰。

十三、AI 共识驱动与未来路线图

13.1 v4.3~v5.1 阶段规划

版本

时间

⽬标描述

v4.3

2025 Q2

治理权限完全移交⾄社 区 DAO, 多签注销

v4.4

2025 Q3

集成 ZK 治理审计⼯具, 开放链上历史治理可视化接⼝

v4.5

2025 Q4

发布 AI 结构⾏为识别模 块, 启⽤动态激励调节系统

v5.0

2026 Q1

部署 AI 引擎驱动⾃治协议, 协议具备⾃我升级与参数适应能⼒

v5.1

2026 Q2

接⼊意识映射合约, 推动 AKAS 进化为意识结构互联⽹原型平台

13.2 终极目标: 去人类化结构自主协议

AKAS 期望进⼊不依赖创始⼈ 、 不依赖团队 、 不依赖运营的⾃治结构阶段, 使链本身成为系统进化核⼼。

区块链的终极形态, 不是合约集, 不是平台集, ⽽是⾏为驱动的共识⽣态。

结语: AKAS, 不只是协议 , ⽽是共识⽂明的进化原型

AKAS 全链协议的诞⽣, 源⾃对旧有 DeFi 范式深刻反思之后的技术回应 , 更是对链上 结构公平、 主权资产 、 共识协同的再定义。 在 Olympus DAO 1.0~3.0 留下的机制裂缝之上, AKAS 不仅进⾏系统级的重构, 更以第四代机制架构 (结构释放 + 去中⼼治理 + ⾃调通缩 + Failsafe 主权保障)确⽴了⼀个去资本主导、 去⼈治偏差、 ⾯向⽣态⾃演化的协议基准。

它不是⼀个“新项⽬”, ⽽是区块链机制进化中的范式升级。 它不是⼀组合约集合, ⽽是⼀种关于未来秩序的新规则草案。

当其他协议仍在解决资⾦流动、 锁仓刺激与短期激励之时, AKAS 已转向“结构智能 + 意识共振”的叙事逻辑; 当⾏业仍困于前端依赖与中⼼治理桎梏时, AKAS 已完成链上完全⾃治与应急可⽣存机制的部署。

这不仅是⼀个技术协议, 更是对整个⼈类区块链⽂明的注解尝试 : 它构建的是⽆需背书者的秩序 、 ⽆需解释者的协议、 ⽆需维护者的系统

AKAS, 不是 DeFi 协议的延续, ⽽是区块链⾏业的新规则及秩序进阶。

Last updated